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02:47    次浏览
检测的本质功能始终没有体现,那些错题还是搞不清楚,下回还有可能继续错。学生和家长对于分数的追求热度大大高于关心学生学习的刚需。 期末测试后,许多家长等不到发成绩单,就开始通过QQ、微信、短信,甚至直接打电话给教师询问成绩。有的时候试卷还在批改,成绩还在汇总登记中。家长的这种迫切想要知道孩子成绩的心情我能理解,但根据《浙江省义务教育条例》,明确禁止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及排名。前几年我的做法是隐去全班学生的姓名,将成绩按照学号顺序排列截图,让家长去猜。分数一直是最受关心的焦点,这让我觉得很是无奈。期末检测的目的是什么?仅仅是一个冷冰冰的分数吗?检测的确有评定的功能,通过分数能鉴别哪些学生学习情况比较良好,哪些学生需要努力加油。但是检测中的诊断和反馈功能呢?仅仅在教师层面上有所体现。教师们通过试卷分析,了解学生的短板和长处,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查漏补缺,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发展。至于学生层面的积极意义就很是薄弱了。检测的本质功能始终没有体现,那些错题还是搞不清楚,下回还有可能继续错。学生和家长对于分数的追求热度大大高于关心学生学习的刚需。我们不是更应该关注学生整体学习的过程、培养学生自觉关注学习的能力吗?今年我的做法是,告知家长,不再回答有关分数的任何问题,而是希望每个学生能到学校来,和任课教师面对面,针对掌握不太扎实的部分,进行一对一个性化的交流研讨。虽然这样比较费时费力,但能引导他们正确客观评价自己,帮助他们建构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付诸实践,从而让学生体味到个人进步的乐趣,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。看到一个个疑惑的表情从学生脸上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自信和从容时,我终于找到了作为教师的那份自豪。